用“原拆原建+自主更新”解决碎片化城市更新遗留下来的老破小伤疤

发布时间:2025-03-26 15:02:54 Clicks:0
过去,政府在征收农地时,遇到村民已建成的集中居住区,征收往往会绕着走,从而形成了城市包围农村的景象,这就是现在正大力推进改造的“城中村”的由来。

在深圳过去十几年的城市更新实践中,在工业区混杂老旧小区的城市更新潜力片区,出于对老旧小区分散产权进行产权归集的难度(即俗称拆迁)的恐惧,实施主体往往会绕开片区更新中老旧小区,从而在老旧小区周边都更新完成后,形成了一片片难以再次适用城市更新路径的老破小伤疤。
(1)宝安区新安街道惠中家属楼

image.png

惠中家属楼两栋楼原属于惠中化纤厂(后并入华联集团)职工住宅区,均为红本商品房住宅。在深圳十三五城市更新规划中,是被政府纳入了27区华联片区城市更新单元范围拟统一进行改造的。但在实施主体华联集团对住宅楼业主进行意愿征询时,有个别业主提出了额外的利益诉求。华联集团经多次谈判仍不能协商一致,最终把惠中家属楼划出了该更新单元范围。目前,惠中家属楼周边均已完成更新,留下惠中家属楼两栋房屋难以实施拆除重建类更新,成为该片区的一道伤疤。

(2)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和花园

image.png

南和通讯公司是广东省属国企,早期在深圳投资建厂(即上图中的南和工业区),生产电话等通讯设备。1994年,为稳定管理团队,由员工集资建设了南和花园,后转成了商品房。南和花园进出必须经过南和工业区,过去几十年和南和工业区共用厂区的服务设施。在2019年1月批复给申报主体的南和通讯及南岭地块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南和花园并未纳入拆除重建范围。南和花园业主要求纳入南和工业区更新范围并为此多次上访,却没有什么结果。

(3)福田区车公庙片区皇冠小区

image.png

车公庙片区连片改造城市更新单元整体拆除范围占地面积达32.3万平米,拆除建筑物面积达48万平米。皇冠工业区是单元范围内的子项目1,2024年5月份已确认深圳皇冠(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为子项目1的实施主体。皇冠小区原也为皇冠公司的职工住宅楼,也在这波车公庙片区城市更新的大潮中被遗留了下来。

(4)龙华区龙华第三工业区更新单元遗留老破小

image.png

龙华区龙华街道中顺大厦、华源大厦、泓城阁这三栋商住楼,也属于建设于2000年前的老破旧。2020年,该更新单元规划公示的时候,这三栋商住楼的业主强烈要求和第三工业区一块改造,并不断上访。但最终仍未能阻止该单元规划于2023年正式批复。批复的单元规划已形式法定规划,这三栋商住楼的业主是无法阻止法定规划实施的。

深圳类似的情况远不止这些。上述列举的四个是这四个老破小的部分业主找到城市更新网,希望城市更新网能帮他们想想办法,让他们也享受到通过城市更新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的机会。
城市更新网过去几年在与这些碎片化城市更新遗留下来的老破小接触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城市更新的迫切需求。
比如,惠中家属楼就经常出现天花掉灰、楼板钢筋裸漏等。局部楼板经检测,承载力还不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image.png

      再比如,南和花园地基位于高切坡上,是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囿于建设时的地形条件,楼间距是不满足现在的日照和消防要求的

image.png

        这些被遗留下来的老破小伤疤占地面积普遍不到10000平米,有些甚至不到3000平米,是不满足城市更新单元最小面积要求的,因此,独立进行城市更新,基本上难以进行。城市更新网也曾经想过通过捆绑其他已立项的城市更新项目,期望通过统筹规划来为这些这些老破小伤疤找到更新的出路。但一方面是合适的捆绑对象很难寻找。另外,捆绑会使项目内部的利益博弈更为复杂。这一思路最终未能落地。

       原拆原建可以以栋为单位,进行更新改造,可以规避城市更新路径占地面积过小的问题。但严格的原拆原建,又会陷入居民不愿出资、社会资本不愿投资、政府补贴投资吃不消的困境。

      这些被遗留下来的老破小伤疤,可以说是过去政府审批碎片化城市更新形成的对这些业主的亏欠。因此,应该用更灵活的政策机制赋予这些老破小伤疤进行更新的机会。城市更新网的建议是,结合原拆原建和自主更新两方面的精神内核,在满足交通、市政承载力要求和技术规范的前提下,结合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尽量用市场化手段消化建设成本,从而做到让原业主不出钱,或少出钱。

image.png

发布评论

028工作室零二八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