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拆问题,不妨来场“官民”大讨论

发布时间:2013-06-03 00:00:00 Clicks:0

[导读]基层官员如何看待强拆,如何看待城市发展的目标,如何看待每个人的梦想,有想法者依旧可以说出来,只要这样的互动是理性的即可。

  5月19日,南都“南方评论周刊”刊登了评论记者对宜黄官员“慧昌”的专访。在访谈中,真实身份为江西宜黄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县政协委员的李昌金再度表达了对强拆行为的支持,并表示自己将继续坚称“人人都是强拆的受益者”、“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等固有观点。访谈刊登之后,旋即引发了读者们的热议: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看待强拆的讨论,因为一篇文章而再度兴起。

  这篇访谈刊发之后,不出意外地引发众多网友的声讨。面对此一边倒的舆论反应,我们原本无必要继续评论。不过,考虑到李昌金的辩称态度堪称诚恳,其中的思考亦不乏深入之处;更重要的是,李的观点代表了一大批目前任职基层官员的看法,属于一个重要群体的声音。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敢于在民间舆论场抛出内心真实想法的官员,舆论不应该以简单的语言暴力回击之,而不妨借机做一个“官民之间”关于“强拆”的大讨论。

  具体来看李昌金的观点,之所以值得一驳,除了态度严肃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其论述的内在逻辑是自洽的。在李论述中,城市发展属于一个“国家”或者“集体”层面的目标,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个人的权利是可以牺牲的——— 即便它是正当的。在此目标的导引下,那些因为拆迁条件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人拒绝拆迁,就是一种阻碍公共利益的行为,政府为了捍卫公共利益,就有理由实施强拆。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李还表示“99%的人都是自愿拆迁”,强拆最终带来的结果是整个城市发展得更快了。

  在“公共利益”的光环之下,个人对合法正当利益的维护变成了一种阻碍地方发展的行为。这样的观点,当然不乏深厚的政治传统:在中国的基层社会,城市的发展模式几乎一直都是由政府所主导,而在这一主导模式中,官员也认为自己才是推动发展的主体,民众则成为了发展的“顺带结果”。换言之,基层官员存在一批敢作敢为的实干人才,但这样一批官员始终并没有把农民当成发展的主体,而是将自己看作他们的“父母官”、“带头人”。

  所以,当面临城市拆迁的“大局”时,如果有人提出“非分”要求,官员在情感上、道德上都会认为,这样的人是城市发展的阻碍者,是一个典型的搅局者。对此,只有强拆才能驯服这些“异议分子”,才能确保一个“新中国”的诞生。

  或许,作为一个“一心为民”的官员,李昌金会在骂声中感到委屈。但这种把农民当成发展工具,而不是发展主体去尊重的做法,引来反对并不令人惊奇。更何况,李昌金们应该意识到,政府通过拆迁从农民手中获得大量土地,转而兜售给开发商,一买一卖之间获得的巨大利润差,是不能仅仅用“发展”两字来解释。抛开道德与情感的词藻,政府作为一个精明的“掮客”,在目前的拆迁中获得了巨额利益,而作为利益一方的被拆迁户,反对拆迁不过是一种博弈手段,所谓“阻碍公共利益”一说是无法成立的。

  李昌金们显然习惯了在不考虑民众想法的前提下,去帮助民众和自己打造一个城市现代化梦想的做法。在他们看来,梦想应该是统一的,关于梦想的解释权是不可分割的,任何挑战统一梦想的人都有理由被强拆。所以,在统一梦想的前提下,李昌金们的做法并不缺乏合理性,但如果承认每个人可以拥有不同的梦想,那么所谓的“人人都是强拆的受益者”,就是一种“强词夺理”。

  当然,上述观点并不天然正确,基层官员如何看待强拆,如何看待城市发展的目标,如何看待每个人的梦想,有想法者依旧可以说出来,只要这样的互动是理性的即可。

028工作室零二八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