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向城镇化发展,关键在于解除集体土地进入交易市场的限制

发布时间:2011-12-29 00:00:00 Clicks:0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外界认为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了“从城市化向城镇化的转变”,以此撬动农村、城镇这个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而实现这个大目标的重要途径则是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这对于提升广大农村和城镇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对于提升国家整体消费增长,将起到怎样的战略意义?《每日经济新闻》邀请了研究该领域的资深专家,解读“从城市化到城镇化”带来怎样的转变,以及在这种发展中可能遇到怎样的问题。

  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新提法——把以前的 “城市化”改为“城镇化”,以前优先发展的是大城市,现在坚决发展中小城市,这两个提法的区别在哪里?

  郑风田:过去的发展方式是“规模扩张式”。这主要表现在城镇规划范围扩大、房屋道路建得更多,并以土地为重要抓手,靠的是投资和工业拉动。这种方式虽然迅速拉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数据,但城镇化的质量并不高。城镇人口和消费当然在增加,但大量农民工进城却不能落户、建设城市却不能享受城市福利,这次提出的城镇化政策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真正转移。

  为什么选择中小城市与城镇为突破口?应该有以下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城市丝毫不逊色,最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中小城市与城镇。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偏少,规模也不够,所起辐射作用极为有限。这也是我国城乡差距大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旦户籍制度限制放开,大量吸引农村人口,壮大规模,可建设成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将成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一个关键点。

  集聚效应可拉动内需

  NBD:加快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真的能有效地拉动内需吗?

  牛凤瑞:此次提出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中央希望农业转移人口能留在城镇,在城里生活、就业和消费。与农村相比,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比较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广泛的个人发展空间。

  郑风田:实行新的户籍政策后,可以将小城镇进一步扩大。随着人口的增多,从几千人到几万人,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城市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将会慢慢地形成。这个效应究竟会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是45.7%,城镇人口6.07亿,但我国城镇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状态,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达到54.6%、40.4%和35.7%。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小城镇数量从1954年的5400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假定每个县有10个小城镇,每个镇吸引农民1万人来定居,全国就有两亿多农民变成城镇居民。有人就有消费,也将会形成新的分工。不仅仅表现在第三产业上,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会形成了一个地区的专业分工,一个镇一个产业环节,再连成片形成产业链,而产业发展又将带动就业。

  另外,通过放开户籍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把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以此来缩减城乡差距,这应该是一条比较好的路子。

  应考虑提高农民收入

  NBD:当然,要加快城镇化,并不是开放户籍就完事了,因为对于农民来说,离开土地后如何生存,是最现实的问题,这就需要一系列的措施配套。

  党国英:除了实现统一的户籍制度外,还应该调节劳资关系,增加城市就业机会。这还牵涉到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探索用“以土地换住房”和“以地租换保障”等途径解决农民进城门槛的问题。

  现行征地补偿虽然有了提高,但仍有不合理性。现行规定讲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但没有考虑获得这个生活水平的成本。比如,一个农民拥有50亩地,他只需要每年劳动40天,获得2万元收入;如果失去土地,他可能需要劳动300天才获得2万元收入。虽然生活水平没有降低,但为维持这个生活的成本大大增加了。

  郑风田:我也认为必须有配套的土地制度改革,以及进入中小城市与城镇人员的社保、就业等问题的配套政策。如果这些相关配套政策没有跟上,一旦出现经济低迷,大量人员失业,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农民搬到城镇居住,即使采取目前浙江嘉兴的做法“两分两换”(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承包地换社保),农民并未从置换中获得足够的资本。也就是说,谁来保证获得中小城镇户籍的新居民的工作?谁来承担这些人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培训成本、找工作的成本?如果有一个可交易的市场,农民通过卖出宅基地与承包地,除了获得城市的户籍、住房与社保外,还能够有一笔资金从事小买卖,那就可行了。

  所以,在有收益的情况下不应该将农民排除在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研究表明,在目前的房地产开发中,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只有20%到30%留在乡以下,其中,农民的补偿款仅占5%~10%。如果农民以土地入股或有其他方式获得财产性收入,才能解决生存问题。

  牛凤瑞:要想把农民留在城市,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是进城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商贸、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应该是发展的重点。

  邹晓云:实际上,城市化或者城镇化都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动因。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不能过分依赖行政力量来做大规模或控制规模,或者打着“城镇化”的旗号搞房地产开发。只要降低制度门槛、做好进城农民的生活保障,农民自然会进城。

  延缓大城市地价涨势

  NBD:城镇化是不是意味着目前大城市的地价和房价走势将发生变化?

  牛凤瑞:小城市的房价为什么低?就是因为土地价格低,而土地价格取决于城市区位。大城市可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购房者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即便我们一再提“城镇化”,大城市的地价仍然不会降低,因为它的区位是无法替代的。但从短期来看,中小城市的发展可以分流部分大城市的用地需求,尽管不会阻止地价上涨,但可能会延缓这种上涨的趋势。

  邹晓云: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城镇化”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如果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无法建立的话,房地产业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不能搞“大跃进”,盲目地进行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对于企业和银行来说,也要慎重投资。如果提前投资进去,这部分钱就可能面临收不回来的风险。并将会造成新一轮的房地产泡沫。 

028工作室零二八提供技术支持